有人敲门,侍女打开门一看,是个小厮,来传话道:“将军请王妃去一趟。”

朱涟看看天色,说道:“太晚,不去。”

天阴沉地像是要下雨,此时是傍晚,如果去一趟再来回,天都黑了,在王府养成习惯,朱涟一般晚上是不出门的。

王府夜晚,特别是后花园,有树和有水的地方太危险,经常有丫鬟在夜间办差第二天人没了的传闻。

黑夜在朱涟眼中有时候像一个黑沉沉的怪物,会吃人 ,还不吐骨头。

说起来,为什么沈将军老是选择天晚的时候,派人来请端王妃,沈将军又不是不知道,端王妃为免闲话,会尽量避免两人在夜晚单独会面。

听到拒绝,小厮似乎在意料之中,比较为难地继续说道:“将军说,如果王妃不去,那么,他来。”

真是无耻。

就连传话的小厮也觉得为难,可见沈将军这话说得有多么地不符合礼数。

为避免有外男出入端王妃卧房的不良传闻,朱涟怎么也不能让沈嘉树大半夜到她这里来,只能答应。

答应完以后,朱涟才反应过来,沈将军是知道会被拒绝,才交代小厮第二句话的,也知道端王妃注重礼仪,一定会答应。

如此看来,注重礼数的人,会一眼被看穿,然后被拿捏的。

朱涟真是哭笑不得,有这样的头脑与心计,不用在对外军事上,反而用来对付女流之辈。

从侯府世子诗会上回来以后,朱涟过几日无事的闲散日子,总算能够喘口气。

朱涟在床榻上躺好几日才爬得起来,闲来无事,不免观察沈将军的生活。

侍女与小厮们来来往往,沈将军在做什么一打听就打听得到,朱涟与胡珠听几日才发现沈将军的生活极为单调。

按理说沈将军到名震天下的今日,该门庭若市才对,可是整日里没有一位同僚上门。

是闭门不出还是闭门谢客,亦或者沈将军本来是个不好与人交往的性情,于是也不愿意多与同僚往来。

这些,朱涟一概不知。

饮食很简单,将军府人口结构也简单,除军师与老仆暂住以外,偌大个将军府没有几个人,显得格外清静。

军营中的将领们另有住处,不会住在将军府中。

白天的时候,朱涟在后院散步,不比在王府后院散步经常会遇见其他后院得宠的娘子,然后被讽刺几句,将军府很清静。

后花园有假山池水,园林造景,朱涟坐在亭子里观鱼,慢慢地想事情。

池水清澈,偶尔溅起一两朵水花,池鱼在水里自由地游动,其悠闲自在,令人艳羡。

池水中养着一些常见好养活的金鱼,有一些通体金色,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灿灿的,有一些通体黢黑,还有一些通体雪白。

每一尾都被鱼饲养得肥硕修长的,见朱涟没带鱼食,聪明的小鱼凑过来以后不多时就游走,再也不搭理池边人,只自在地在水里游着,看得朱涟噗嗤一笑。

想起来在将军府的这段时间陆续会知道一些消息,可是毕竟远离朝堂,是以即使发生什么,知道得也太晚。

倒是每一日沈将军做什么,事无巨细,就连沈将军今日早膳吃两个葱饼这种小事也会有小厮回禀,也许是沈将军的命令。

无论是命令畅通,还是这种对消息的不避讳,朱涟打听以后意识到,恐怕是沈将军特意吩咐不必瞒端王妃什么,才能打听得到消息,不然谁能从沈将军的将军府打探到消息。

至于沈将军为什么不隐瞒消息,朱涟想想,认为也许是沈将军艺高人胆大,有自信,才不畏惧人言,也不畏惧小人。

胡珠按时出门采购物品时,会趁机在路边或者客栈等人多的地方打探消息,是以朱涟知道的比前几日多一些。

比如沈将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
沈嘉树的日子简单,过着养老般的生活,日程有规律,上午出门点卯,书房处理公文,下午练习骑射,晚上读兵书,过得平静如水,不太像盛年男子的日常生活。

在朱涟的印象中,除却王爷以外,盛年男子精力旺盛,想要的也很多,不是在所求的路上,就是在享受的房里;而沈将军看起来,太淡泊名利些。

朱涟不知道的是,只有过惯刀光剑影的日子,人才会渴望平静的生活。

朱涟到书房的时候,书房里有人,是面熟的军师,两人正在议事,朱涟以前碰见过几次,也许是沈将军的意思,将军府议事没有回避,小厮引朱涟进书房以后,朱涟就在一旁的椅子坐下,等他们说完正事。

军师这个人,见过几次面,是个开朗的,面上常挂着笑,见到朱涟总是要打招呼,此刻也微微颔首:“王妃来了。”

军师是沈将军在西北从军时最亲近的人,两人几乎日夜相对,形影不离,相处如至亲兄弟,只是两人性格截然不同。

朱涟有时候会好奇,